“咣当、咣当、咣当……”一台内燃机车缓缓驶入检修库,一如往常,他走进车间,对机车上大大小小100多个机车部位逐个进行观察,听一听、摸一摸、看一看,把发现的问题记在小本子上,把要做的维修维护工作列出清单,再带领团队开始紧张而忙碌的一天……
他叫盛杰,是铁运处机务段检修车间的技术员。日复一日,这样认真细致的工作习惯,他在坚持了29年。在执着专注的默默坚守中,练就了一种设备故障诊断“望、闻、问、切”的独门绝活,2024年获评淮北矿业“工匠”,实现了由“工”变“匠”的华丽升级,在平凡的岗位上造就了不平凡的人生。

扎根一线,成为“杰出”
盛杰所在的检修车间主要承担铁运处24台机车、17台轨道车的检修任务,被形象地称作火车头“4厂店”。
“始终保持对工作的敬畏之心,认真对待每一个任务,精心处理每一个细节。”29年如一日,盛杰诠释了他简单而朴素的人生信条。
2002年随着蒸汽机车转型到内燃机车,如何快速掌握机车全新的维修技术,驱动着盛杰不断成长。
“内燃机车的引进,在检修维护方面没有任何可借鉴的技术和经验。”在盛杰看来,眼前的“大家伙”就好比一颗颗珍贵的“独苗”,唯有精心呵护,才能高效驰骋在矿区铁路线上。
为熟练掌握每台设备的性能、结构,上班时间,盛杰围着设备转,认真琢磨、探寻规律;业余时间,查找资料,手不离书,拿着设备结构图纸仔细研究、反复装配、试验。凭借这种善于钻研、勤奋好学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、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,他快速成长,成为内燃机车独当一面的维修能手。
人如其名,多年的磨砺,让盛杰成为扎根一线的“杰出”的机车检修能手,他带头攻关的11种机车检修专用工装被广泛用于检修中,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机车安全运行。
勇挑大梁,大显身手
一次,空压机出现故障,严重影响机车运用。盛杰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维修,从当天上午10时,一直检修到下午5时,依然没发现故障原因,盛杰不甘心,一遍又一遍地检查,终于发现了故障点——一个连杆瓦有暗裂,盛杰立即组织检修人员进行了更换,确保设备恢复了正常运转。可如何快速有效的查出故障点,却成了盛杰的“心事”。
直到有一天,他在医院看到医生拿着听诊器给病人听诊,这给盛杰带来启发,柴油机气缸也相当于机车的“心脏”,能不能改制一个听诊器,给机车看看病?说干就干,盛杰经过查阅资料,反复试验,最终研发成了由防震手持机构、耳塞、音源震荡放大球、探针和软管组成的机车车辆运动部件异音检测器。戴上以后,能够快速帮助检修人员锁定故障处异音,判断准确率达到100%。该技术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,并在机械运转部件设备检修的工作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。
作一面旗,带一群人
“我会把20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传授给新人,让大家少走弯路,为矿区铁路列车的安全运行奉献智慧与力量。”2019年,“丁丁”工匠工作室成立,盛杰也成为了工作室的核心成员。
依托工匠工作室,盛杰潜心钻研、大胆创新,近五年来,针对机车安全运行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,他带头自主研发出20多项成果获集团公司以上荣誉,其中《一种防机油乳化的内燃机车空气压缩机》获得国家专利,《机车车辆运动部件异音检测器》等3项五小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。
人生就是一面旗,为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技能慷慨传授给青年职工,盛杰把摸索总结的“望闻问切”四步工作法、机车小辅修“合”字验收法以及“0”公里验收法,汇编成册并发给职工学习,先后帮助50多名职工提升了职业技能等级,多名徒弟在集团公司、处技术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。
“以创新求突破,我将秉持穷尽所能的工作态度,做到执着专注,共同为矿区铁路安全运输保驾护航!”盛杰说。
(审核:尹良功 责编:尹杰)